寶貝,妳四歲了。
妳四歲生日那天,我可能不在家,但我還是要先跟妳說:「生日快樂」,並且把我要給妳的禮物以及信準備好。
今年給妳的禮物,是我拜託朋友從日本帶回來的,一個Hello Kitty的手提包,妳已經到了出門要帶包包的時候了。
從妳出生以後,不知不覺也四個年頭過去,妳也已經到了會窮追猛打問「為什麼?」的年紀。
「把鼻,為什麼你要騎摩托車?」
「為什麼星星在天上?」
「為什麼你要去出差?」
回答了一個為什麼,後面還有十萬個為什麼。
我記得以前我也有這樣一段時期,但妳阿媽總是跟我說:
「長大你就知道了。」
我一直以為那是她老人家敷衍我的藉口,但當真正長大之後,我才了解這句話的意義,世界上有很多事物,是妳要親身經歷體會過才會有感覺的。
雖然我絞盡腦汁,努力嘗試用妳聽得懂的語言來回答妳的十萬個為什麼,也大概只能回答一千個左右,剩下的九萬多個,妳還有很長的人生可以來尋找解答,也許到那個時候,我已經是個癡呆的糟老頭,換妳要來回答我問的「為什麼」。
妳喜歡跳舞,平常在家就會不自覺的手舞足蹈,所以當妳自己提出想學芭蕾舞的時候,我考慮了一會兒就答應了,學費的額外支出倒不是我考量的重點,我擔心妳只是為了漂亮的舞衣而提出這種要求,我還怕妳只是三分鐘熱度,上沒幾堂課就跟我說不想去了。
但就如我上面所說的,很多事情都要親自去做過才能體會。
我沒辦法替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決定她喜歡甚麼?她未來要做什麼?即使妳到四十歲,我還是無權也不想干涉,只有妳自己知道要的是什麼。
但,我覺得我有義務要提供妳去「嘗試」的環境,去試試看劈腿拉筋的感覺,去試試看穿芭蕾舞鞋和蓬蓬裙的感覺,去試試看跟不同年紀的小朋友一起上才藝班的感覺,去試試看比平常晚回家的感覺,我相信這些感覺會成為妳未來決定方向的基石,請妳盡量去體驗,但也要請妳珍惜這些機會,因為這是爸媽犧牲其他資源換來的。
我很高興,妳跟弟弟都不算是怕生的小朋友,只要相處一段時間,妳就可以和其他的叔叔阿姨玩在一起,那些叔叔阿姨們是把拔的朋友,他們也都很喜歡妳和弟弟。
你們姊弟倆各有各的優點,妳纖細敏感,文靜乖巧,弟弟雖然傻笨傻笨的,但富有衝勁,你們兩個的個性如果能互補一下就很好。
我不知道現在的小孩是怎麼了,越醜的卡通越有人看,肥貓鬥小強畫得很醜,海綿寶寶很醜,探險活寶的老皮也很醜,難怪我那年代的Hello Kitty和哆啦A夢到現在還歷久不衰。
其中有一個比較不醜的,也是妳喜歡看的「飛哥與小佛」,內容大概是這樣子:
「別低估異想天開的力量,因為它是發明的原動力!」
住在丹村市的佛林跟富雷查一家,有兩個年僅9歲的小孩飛哥跟小佛,飛哥與小佛每天都能夠創造新奇誇張的物品,例如在後院造雲霄飛車、蓋大峽谷,發明複製機器人。但是擁有無比想像力的飛哥小佛卻有一個愛告密的姐姐 - 凱蒂絲,凱蒂絲總是想要向媽媽告狀說弟弟們每天都在做驚聳駭人的事情,但結局卻總是以告狀失敗收場,讓媽媽誤以為她是一個擁有青少年妄想症的小女孩。飛哥跟小佛還有一個寵物鴨嘴獸,名字叫做泰瑞,平時懶洋洋不愛動還擁有一對外八鬥雞眼,偶而還會發出一陣呱拉~呱拉~的奇異叫聲,但是私底下牠卻是一個動物特務。常常為了阻止瘋狂而且邪惡的科學家-漢斯杜芬舒斯的詭異行動而試著去撂倒他。
妳現在有點像凱蒂絲,弟弟準備闖禍的時候,妳都會提醒大人,這點很好,因為弟弟還小,他很容易就會受傷,讓大人早點發現可以及時阻止。
但我想起我小時候想要做壞事時,也常常是妳姑姑出來當廖北亞,都會讓我很不爽,然後欺負妳姑姑,我想以後弟弟也會因為好事被破壞而跟妳鬧得不高興吧!
現在弟弟就常常惹妳不高興啦!妳常跟我和阿媽說,要把弟弟拿去麥當勞換薯條,但我要跟妳提醒一件事。
弟弟皮,因為他是男生,男生像是裝了金頂電池一樣,有用不完的精力,常常搞的我和媽媽都很頭痛。
以前只有妳的時候,平日阿公阿嬤,或是假日我和媽媽都可以帶著妳去溜滑梯,去草地跑步,現在變成妳跟弟弟,忙碌的事情變多了,我到現在才發覺,從弟弟出生到現在,我都沒有帶他去公園玩過,很多妳以前有的東西,我也沒幫弟弟準備,有很多活動,妳小時候都有參加,例如寶寶爬行比賽、攝影棚拍寫真集、參加喜宴看新娘子、或是搭高鐵回南部找外婆,弟弟出生之後參加這些的機會都很少,連他的成長MV我也都沒時間做。
所以,妳要更疼弟弟,好嗎?
因為妳得到了很多他沒拿到的東西,所以偶爾別跟弟弟那麼計較,偶爾讓他一下,當一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愛分享的姊姊,我想也是不錯的。
至於麥當勞那件事,就算我同意,人家可能也不願意跟我換。
還有,搞不好張小虎也是個動物特務,只是我們不曉得而已。
把拔最近有點忙,都很晚回家,不然就是常出差,假日也常常坐在電腦前面。
工作的事情,可能妳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會懂,而且我沒有想說這些。
我底下有三個人,有叔叔也有阿姨,他們各有各的個性,就像是我的三個小孩一樣,我覺得我有責任要像照顧妳們一樣照顧他們,也必須針對他們的個性而有不同的對應方式。
有的時候我會拿和妳們相處的經驗來和他們溝通,有的時候我會拿他們的反應對照妳們的想法,雖然年紀和角色不大一樣,但本質上是差不多的。
所以我有的時候該溫柔,有的時候該強硬;有的時候該傾聽,有的時候需要出言指導,雖然我覺得我在爸爸與主管的身分上切換的還可以,但其實當一個主管或當一個爸爸,都不輕鬆。
我知道我有個毛病,想當個好人,想把什麼事情都搞好,想讓每個人都喜歡我,覺得我很棒,但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。
這樣很累,當A說妳不好,妳得花時間做到他想要的;換B說妳不好的時候,妳又得去迎合B,其實AB說的都只是站在他們的角度,想達到他們的目的而已。
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,要以德報怨,要當個好人,以至於我們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,隱忍、得過且過、低調行事。
但從來沒人教我們說,當一個好人被人家欺負時,應該要怎麼辦?
所以我現在給自己訂個目標,當個壞人。
當我要要求某些事情的時候,就得在妳們前面畫下一條線,明確的讓妳們知道,這是我的底限,不能超過這條線,超過了就會踩到我的地雷,踩到我的地雷後,我自然就會有一些讓妳們不舒服的反應,也許妳們會生我的氣,會不開心,會懷恨在心,這也沒辦法,因為我是妳們的父親或主管。
同樣的,我也希望妳能夠保護自己,為自己畫一條線,當然這條線是用來防禦,而不是攻擊別人,讓別人受傷的。
我舉個例子來說:妳帶玩具去學校,因為這個玩具很受歡迎,被同學搶去玩了,妳回來告訴阿嬤,阿嬤就要我寫聯絡簿跟老師說,但我選擇不寫。
我不寫的原因是,我要妳自己試著搶回來。
也許妳以後會覺得我的方法太過偏激,面對其他人對妳的迫害,「告訴老師」也許是一條大家都認為好的方法。但,爸爸媽媽沒辦法讓妳依靠一輩子,阿公阿嬤沒辦法讓妳依靠一輩子,老師沒辦法讓妳依靠一輩子,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不公平,有的時候即使妳是受害者,公權力也不見得會站在妳這邊,唯一能靠的,只有自己。
當然我不是要妳去傷害別人,用暴力搶回來,妳可以試著告訴同學說:「你這樣做,我會生氣。」如果同學只是無心的,那他會還妳,如果這個同學真的存心調皮搗蛋,試著用強硬一點的方式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回來,讓他們知道,不可以欺負妳。
如果真的拿不回來,還是需要告訴老師,我當然不希望看到妳跟同學打架,我也知道依妳的個性,不會與人爭吵。
但我希望妳,試著強悍一點。並且,偶爾當個壞人。
而且不管遇到什麼事情,首先想到的不是靠別人,而是「我自己能做甚麼」。
愛妳的爸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