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客戶,永遠是對的。

這一句千古名言,不是從哪位仁兄的口中說出來的,我打從心底佩服他。

進入職場已滿三個月,慢慢開始學習一些商場的知識,就設備製造業來說,購買設備的流程如下:

客戶想完成某個功能 -> 廠商評估是否可行 -> 廠商開價 -> 客戶砍價 -> 協商出兩方都同意的價錢。

通常最後的價格會比廠商開的低,就客戶的採購部門來說,要有砍價才能展現它們的「績效」,殊不知「一分錢,一分貨」的道理,就廠商這方面來看,妳有張良計,我有過牆梯,我賺的少了,那我用爛一點的東西來彌補,只是當初的構想、作法,有可能因為一個元件改變而全部更新。

價錢談好了,付款方式又是一陣角力,通常付款可分為三個階段:下定 -> 交機 -> 驗收。

下定:客戶下了一筆訂單,廠商總要先拿點經費來買材料,總不能全部自己出,不然資金全部卡住,有可能因為生意太多而倒閉,假如要去貸款,中間的利息可是要自己負擔,所以頭期款能收的越多,對公司越有利。

交機:機器交給你了,放到妳的廠房裡運作,總該付點錢了吧!

驗收:測試機器功能,「直到」客戶滿意為止。我用了「直到」這個語彙,就代表客戶可能永遠都不滿意,明明已經達到它們要的功能,卻還可以雞蛋裡挑骨頭,東嫌西改,就是不驗收。動動嘴巴,輕輕鬆鬆又是「績效」。

假如發生不驗收的情形,代表機器他還是留著用,但是最後的款項他就不給了,於是一開始談的三階段付款方式就很重要了,一般通常是第一階段50%,中間30%,最後20%,如果是很厲害的業務,也是有可能談到90%、5%、5%,這樣即使最後不驗收,損失也能降到最小。

我現在的客戶就是處在尚未驗收的狀態,這個CASE已經拖了一年了,等於在我還在提槍衝山頭的時候就說要做,做到現在還不能驗收,所以它們每說一次有問題,我就得跑一次,但是通常只是雞拔毛大小的事情。

客戶最大,死命必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ifan 的頭像
    faifan

    faifan的部落格

    fa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