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一屆瓊斯盃男子組的賽程已經全部告一段落,我關上了電視,思緒回到了十年前。

鄭志龍的急停跳投,阿三的橫向移動,羅興樑的外線神射,都在我的腦海裡不斷的撥放、再撥放…

幾年前,由於籃協的換血政策,中華隊的陣容裡已經看不見我熟悉的身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年輕有餘,
經驗不足的小夥子。不管是否是權力鬥爭,或是大破大立,這樣的結果,留給球迷的除了錯愕之外,
只剩下「期待」與「希望」。

但是這支「新中華隊」,卻讓我生氣的好幾年不看國內籃球。
也許是態度的問題,也許是年輕氣盛,中華隊的招牌也隨著國際賽名次越來越低而一片一片掉落。

這次的瓊斯盃,我卻在他們身上找回屬於所有台灣球迷期待的元素。

我在曾文鼎身上,看見了朱志清的力量,而且更上一層樓;我在林志傑身上,找到體能更強,
拼勁更強的李雲翔;我在李學林的身上看見了阿三,更快、更刁鑽;也在田壘身上,看見更準更靈活的
黃春雄。

不可諱言的,這支中華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,首先是教練,每每看見李雲光在暫停的時候在白板上畫了
又畫,暫停結束後球員還是各打各的,也許是教練態度太溫和,沒有當年錢一飛的鐵血風格,也許是球
員自制力不夠,無法成功執行戰術,但,更說不定,李雲光的教練風格根本不適合帶中華隊。

籃協有沒有考慮過,使用非裕隆體系的人來帶看看?

其次是陳信安。

中華隊的一哥是陳信安,在這次瓊斯盃之前應該沒人會懷疑這句話。

但在瓊斯盃之後,我對上面這句話打了一個問號,相信連陳信安自己都不見得認同。

陳信安能力很強,無庸置疑;其他的中華隊員也很強,都是各隊的一時之選,但我看到的,不是一加一大
於二,比較像是練攻時走火入魔,兩股很強的真氣相互衝擊的模樣。

怎麼陰陽調和?怎麼打通任督二脈?答案就是要先解決我說的第一個問題。

上述這些缺點,不只我知道、你知道,說不定連獨眼龍都知道,廣大的ptt鄉民們全都知道,
就只有籃協不知道。
等他們看清楚問題的時候,挑戰亞洲四強的機會才會露出一線曙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ifan 的頭像
    faifan

    faifan的部落格

    fa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