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十月份有點怪。
已經放了至少三天以上的颱風假,南部更多,都快十一月了還有颱風,而且都達到能放假的標準,幾乎都是直穿台灣心臟而來。
但拜颱風假所賜,我也多了不少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情,像是寫寶寶日記。
第一次段考結束,兩個孩子考的都還行,PR應該都有50以上,屬於中上階段,成績部分目前沒甚麼問題,但弟弟開始有一些中二行為出現。
例如開始說髒話,跟家人一起吃飯也不講話,只想看著手機。
另外就是我覺得他不夠自律,但還好他有一個剛從學校畢業,依然熱情滿滿的導師,會著重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。
每兩週會有一個分數表,針對各項工作,例如聯絡簿、作業繳交狀況、整潔等各項自我管理項目作紀錄,表現得好是正分,表現不好就是負分,頭幾個禮拜我看了之後發現加總起來分數都是負的,就算是正分也是剛好大於0,我就仔細看了這張表的結構。
其實只要每天聯絡簿有抄就有+10分了,怎麼會弄到負分?再繼續細問才知道皓常常小考考完,分數沒有填到聯絡簿上,或者聯絡本上寫著該帶該交的事項,沒帶或遲交,這些事情就拿不到聯絡簿的分數。
我常常叫他們前一天晚上要「整理書包」,但弟弟好像會錯意,以為是維持書包的整潔(其實也沒維持),而是要把聯絡簿拿出來,一項一項核對是否完成了,所以我現在每天要求他完成的事項要在旁邊打個小勾,把聯絡簿當成一個點檢表。
目前觀察起來紀律有稍微好一點,持續觀察中。
姐姐的畢業旅行因為颱風的關係順延,我想學校應該也是傷透腦筋,本來排好的日期沒辦法去,後面段考、模擬考、運動會等活動交錯而來,畢竟那麼大一票人,交通、住宿、飲食都要配合好,時間一定很難喬,最後竟然決定是2025年元旦前的禮拜天出發。
禮拜天、禮拜一、禮拜二共三天畢業旅行,當週的禮拜五再補假一天,但我想對於姐姐這樣的國三考生而言,那一天還是得去補習班。
只是我從小到大還沒遇過假日出發去校外教學的,感覺很新奇。
第一次模擬考的數學成績我女兒拿了個大C,10/30~10/31是第二次模擬考,第二次模擬考試是校內自辦的,考八年級的進度,她覺得她沒有辦法一邊學習現在教的東西,一邊還要複習八年級的背科,所以我跟她說,你不用要面面俱到,只要我確定你這次數學有進步,把握能把握的,例如選擇題和是非題,應用題那種很長的放掉也沒關係,背科來不及背的放掉也沒關係,等過完農曆新年後再衝刺就好。
女兒也跟我們分享了一件她在學校與別人衝突的事情。
有一個男生,平常就調皮搗蛋,也跟不少班上同學發生過衝突,時間就在某一天吃午飯的時候。學校是禁止在午休時間打籃球的,所以幾個男生就用紙包了一個扎實的紙球,把垃圾桶當籃框,在那邊假裝打籃球。現在的我真的覺得這種行為很白爛,但國中生做出來我卻一點都不意外,但就好死不死紙球掉到琁正在吃飯的飯菜上,我女兒就爆氣了。
這種行為真的很沒禮貌,對方也沒有想道歉的樣子,老師也想息事寧人,認為這事情不大不小,意思就是要琁忍一忍就過去,那個丟球的男生也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處罰。
琁氣不過,堅持想叫老師記那個男同學警告。
但我也知道,不太可能為了這種事情記警告,我雖然心裡頭有氣,但有鑒於之前國中生拿美工刀殺人的事件,也只能希望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,畢竟只剩幾個月就能畢業,畢業之後這些人可能跟你一輩子都不會再見面了。
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,面對的社會,有時候不是你孬,是避免讓自己更麻煩,而不得不做的忍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