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本文轉錄自PTT SHARE版,作者:s1470258 (教授的輔助) 》

有一回曹操西征,對手包括他的舊識韓遂。兩人在陣前閒話家常,敵營許多士兵爭
看曹操。曹操笑著對他們說:「你們是想來看曹操我嗎?我也是一個人,沒有四隻眼睛、
兩張嘴巴,只不過智謀多了一點而已。」

  在《三國演義》裡,諸葛亮宛如道士、神仙,呼風喚雨,未卜先知。但還原到歷史現
實,諸葛亮也是一個人,沒有四隻眼睛、兩張嘴巴,只不過智謀多了一點。

  諸葛亮最大的本領,不是小說所描繪的奇謀巧計,而是策略規畫,規畫出讓弱勢者逆
轉的經營藍圖。

  諸葛亮策略規畫的案子,最有名的莫過於「隆中對」。

  「隆中對」是以現今流行的藍海策略為思考重點。只不過當時局勢並沒有真正的無人
競爭市場。沒有藍海,就退而求其次找出泛藍海域──荊州和益州。搶奪這些市場,就是
《孫子兵法》所說的「避實擊虛」。

  諸葛亮不只為劉備找出一片藍海,也為自己尋找人力市場的藍海。許多三國迷好奇,
諸葛亮為何不去曹、孫陣營?撇開什麼復興漢室等傳統忠君的愛國思想,以及曹操的殘暴
形象。曹、孫陣營人才濟濟,君臣之間關係深厚,要擠進舞台,得到表演空間,不太容易
。不像劉備,關羽、張飛雖猛,畢竟只是武將;智囊缺貨,徐庶的地位不夠鞏固(後來也
離開了)。

就算諸葛亮來到戰力最強的曹營,以曹魏的資源,不愁當個一官半職,大富大貴,但這時
候的諸葛亮頂多是勝任的事務官,不會是我們所熟知的、崇拜的諸葛亮,那是平平順順的
諸葛亮,沒有他在劉備陣營的揮灑空間,更無風流、風采、風光的職場生涯。

  寧為雞口,不為牛後,其實就是諸葛亮對生涯規畫的藍海策略。

  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策,我們以「事後諸葛亮」的角度去檢驗,覺得還不容易?但歷
史擺在前,劉備闖盪江湖那麼久,就是沒人告訴他。

劉備需要諸葛亮,所以劉備用「如魚得水」形容彼此關係之密切,以回應吃醋的關、張。
諸葛亮和劉備相差二十歲的主僕,互補所發揮的綜效,其大無比。

  情報準確,構思完整而富前瞻性,看諸葛亮侃侃而談,一點都沒有職場新鮮人的生澀
。雖然他沒有實戰經驗,但台上一場工,台下十年功,"劉備"隱居隆中,耕讀十年,早已都
準備好了,只等實務磨練,就龍飛在天。

  諸葛亮給我們什麼啟示?除非職場閱歷豐富,累積耀人的成績名望,我們很難期望會
有現代劉備三顧茅廬,請你空降當總經理。但累積自身實力、充分蒐集資訊,卻是平日該
下的功夫。每個人都可以練習屬於自己的隆中對,或者針對自身的生涯發展,或者針對所
處的、即將進入的產業,用策略規畫的幾種訣竅算計一下,進入職場時你的優劣條件,或
該產業內外環境的機會和威脅,以及其中的藍海在哪裡。這才是透過歷史讀到事後諸葛亮
種種業績時最大的收穫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